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滄海變油田

滄海變油田
一隻似乎想逃離抽油機器的螃蟹,最終死在乾涸的大地上

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佈在東營、濱洲、德洲、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臺等8個城市的28個縣()境內,蘊含極高的原油及天然氣。
勝利油田

渤海灣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區,是富庶的濕地生境,為濱海生物與及每年遷徙而至的季候鳥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環境。

為了人類的能原需求,臨海的地區被圍墾開發為油田,沼澤灘塗變為乾裂旱地,千里波光換為黃沙萬頃,這片生命的樂土,在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無度需索之下,變成了濕地生物的葬身之地。

等待乾涸的濕地
乾涸的濕地

在那被圍起了灘塗之上,水份正在一點一滴的蒸發掉,地面上留下了亮晶晶的盬粒,淒美絕倫。而日漸縮小的水面,亦因為水中極高的含盬度而變成了生物的禁地。這一片曾經豐盛的濕地,在我眼前一寸一寸的消逝。
盬的結晶
盬的結晶

在這一片乾涸的土地之上,那失去了生命光輝的海洋生物,見證了這兒曾經是生意盎然的臨海濕地。

見證了滄海變油田
蛤蜊

滄海變油田
琵嘴鴨


理性使用能源,減少浪費,不但對人類的未來有關鍵作用,也是對因為開採資源而犧牲的生物,以及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的基本尊重。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蜻蜓之吻

進行科學研究及生態調查,經常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物,亦會有意料之外的經歷。

一次廣東省南昆出自然保護區的蜻蜓考察活動之中,我觀察到一隻碩大的蜻蜓在森林之中有規律地來回巡弋。那黃黑相間的斑紋及其體型顯示其為大蜓屬的成員。為了更好的辨認及作記錄,我決定以昆蟲網將其截下作仔細的觀察。

以往苦練的揮網技巧,這時大派用場。那隻大蜓在揮網的破空聲中落入了蟲網之中。我心頭一喜,心想這次可以近距離的觀察記錄蜻蜓家族中的巨無霸了。

正當小心翼翼的放下網杆,一手整理蟲網,一手探入網內,生怕壓傷網內大蜓的時候,左手中指突然一陣劇痛,那隻大蜻竟然隔著蟲網緊緊的咬住了我的手指!

當我把網拉開時,手指的鮮血經已一滴滴的流出來。還來不及止血,我馬上以相機記錄了這一幕。

Dragonfly bite

當我仔細的檢視那大蜻的時,牠似乎仍然十分忿怒,嘴巴一張一合的像要繼續向我攻擊!這時我才清楚的看見那讓我淌血的一雙尖利的「牙齒」,亦十分慶幸我不是小小飛蟲,否則必定成為了大蜓的獵物!

Dragonfly mouth close up-Anotogaster sieboldii 巨圓臀大蜻
蜻蜓是捕獵者,我早已知道牠們擁有強大的顎部及口器。不過任何的書本資料都及不上親身的經歷。

後記:經鑑定這是「雙斑圓臀大蜓」Anotogaster kuchenbeiseri , 記錄已提交保護區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停車坐愛楓林晚

要欣賞紅葉,不一定要到加國。

楓香

香港的原生樹種之一的楓香,在冬季時換上了一身的紅葉,為香港的樹林帶來了另一番景色。

Fallen leaf  深秋落葉

冬至前後,往香港的郊區走走,低頭但見滿地黃葉,抬望又見紅葉翩翩,為稍見暖和的十二月,平添了冬日的氣氛。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有關中國鳥類的文章

今天讀了一篇刋於'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的文章,内容關於中國的環境問題及鳥類保育。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asia/displaystory.cfm?story_id=12795527

在多數人的眼中﹝包括外國人及中國人﹞,中國可能是一個沒有野生動物的國家。人們對於中國的動物印象主要來自籠中的大熊貓,與及那被馴養的各種雉雞。野生動物?那是國外才有的。

真的是這樣嗎?

近十年之間,國内不少地區興起了以郊外探險為主題的旅遊活動﹝這當然和人們的經濟條件改善有關﹞,四驅車自駕遊、無人區徒步穿越、自然保護區尋找野生動物、野鳥攝影等等,不但各自有大批的支持者,而且這些圈子隨著互聯網的流行,已經讓足不出戶的人士認識到中國自然野性的一面。

E_IMG_0251

民間的自然愛好團體,正漸漸的由業餘轉為專業:在特定的範疇内,其知識及經驗甚至比起從事相關工作的全識人員更豐富。以自然保護及鳥類調查來說,民間團體,已成為了在學者及專業人士以外,另一股極為重要的力量。

以觀鳥為主題的協會在中國大陸許多地區紛紛成立,觀鳥活動,以往被視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活動」,現在漸漸在内陸流行起來,是喜歡探險活動與及觀察野生動物人士的一個熱門選擇。中國人的觀鳥、愛鳥,由以往把鳥兒關在籠裏觀賞,變為以望遠鏡在野外環境觀察那自由自在的野生雀鳥。

Black-faced Spoonbill adult 黑臉琵鷺成鳥

我本身從事自然保護與及環境教育工作,亦經常與中國地區的觀鳥協會人員接觸。他們當中不乏大學生、老師、大學教授、公職人員、專業人士等,這正正反映出民間的觀鳥團體擁有高質素的人員。除此之外,透過各團體的推廣,有更多的社會人士亦可以對鳥類有更多認識,在長遠的自然保護工作當中有深遠的影響。

我對中國的觀鳥組織抱有極高的期望。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我的中文網誌

曾決定不再寫網誌,但我這個決定似乎守不住了...

三年前左右開始接觸網誌,當時主要是以英文寫一些與時事、小品、大自然有關的文章,並貼貼相關照片,滿足一下做專欄作家的慾望。努力寫了一年多,投入了不少的心血,累積了相當文章,然而兩年前所使用的網址突然「關門大吉」,所有作品化為烏有,一怒之下,立心與「寫網誌」決裂﹝可讀性較高的網誌倒是經常瀏覽﹞。

近日讀了許多文壇巨匠所寫的小品、散文、日記及游記等,加上中外友人網誌著實豐富了網上世界的内容,為這個令人著迷的虛擬世界注入了大量的實在價值,夜讀之際,手癮又起,所以嚐試開始在華語世界中開始我的網誌。

看這次這個決定能夠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