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五月鳴蜩: 蟬的夏日演唱會

《三十六計》中有「金蟬蛻殼」這一著,而自然界之中,蟬的蛻變及鳴唱正標誌著盛夏的來臨。


蟬在中國文化當中影響甚深,而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蟬的名字經過充分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多元性。早在《詩經》之中,蟬便以「蜩」的名字出現,有云「五月鳴蜩」,先民在日常生活之中,觀察到夏季是蟬鳴的季節。

Scolopita fusca 褐刺蟬 head close up

我們常常說的蟬其實是昆蟲大家族「同翅目」中「蟬科」的成員。不少蟬科昆蟲的幼蟲皆生活在泥土之下,吸食植物汁液作為食物,並利用泥土的掩護避開捕獵者,默默地成長等待破土以出、蛻變為成蟲的神聖一刻。仲夏的夜晚是蟬類幼蟲變身為成蟲﹝這個蛻變過程稱為「羽化」﹞的重要時刻。經過了多年不見天日的地下生活之後,幼蟲會破土而出並爬上樹幹或其他枝條,為迎接其全新的形象作最後的準備。羽化時幼蟲背部的外殼會首先裂開,蟲子爬出這外殼之後會傾力展開其翅膀,等待身體乾透及硬化之後便可以開始生命之中新的一頁。而羽化之後所留下的外殼稱為「蟬蛻」,是中藥的一種。

Exuvia of Scieroptera sanguinea  紅鼻蟬之蛻

孔子曰「食色,性也」,蟬類的生活規律亦是一樣。蟬的成蟲不但需要全力獻唱情歌以吸引異性,也需要進食以補充身體的能量。蟬的成蟲擁有刺針一般的嘴部,取食時會將其插入植物身體中的管道吸取其汁液,吸食過程之中會將汁液中多餘的水份盡快由其尾部排出。觀察蟬類覓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動,在蟬群取食的樹下,那排出的液體一串接著一串的落下,其密集程度甚至可有降雨的聲勢。


蟬鳴是迎接盛夏的最佳歌聲,亦是大自然之中令人許多聯想的樂曲之一。《淮南子》曾以「蛇不足而行、魚無耳而聽、蟬無口而鳴」來描述動物世界中的一些特殊技能。蟬的鳴叫之聲是由振動腹部的薄膜而產生的,所以既不需要換氣休息,也可以一邊進食一邊鳴叫。

Scolopita fusca 褐刺蟬 ventral view


有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流傳極廣的詞語巧妙地道出了自然界中食物鏈的關係。用心觀察是了解大自然的起步點,除了大家熟悉的體形碩大的蚱蟬、碧翠如玉的草蟬及黃點斑駁的斑蟬之外,蟬類大家族之中尚有許多成員等待著我們去認識,而且除了夏季,蟬家族成員在其他季節亦可以觀察到,讓我們一同投入蟬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