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紅耳鵯的啓示 (圖/文 蘇毅雄)


九十年代初剛接觸觀鳥活動時,有好一段時間執著於種類辨認,很在意望遠鏡中鳥兒的身份,因為那會直接影響到自己是否能夠有「新Tick」,以及是否可以突破二百、二百、三百甚至四百大關﹝這些數字代表自己在香港境内所觀察到的鳥類種類﹞。然而,九十年代中期一次與帶領日本鳥友(主要由退休人士組成) 的活動之中,讓我對觀鳥有了另一番的體會。

尤記得當年日本鳥友甫一抵達九龍公園,見樹上稍有動靜,便煞有介事的架起單筒望遠鏡,觀察樹上的小鳥,眼中透出欣賞的神色,喃喃自語,雖然我聽不懂日語,但亦可以猜想到他們的是對鳥兒發出讚嘆之聲。鳥友們有的拿出圖鑑作比對﹝當年新版的《香港及華南鳥類》,藍翡翠封面那一本﹞,有的在筆記本上運筆如飛的寫下觀察記錄,有的還用鉛筆進行速寫,看似簡單的數筆便栩栩如生的描繪出鳥兒的特徵﹝當年拍鳥的人士少之有少﹞:白色的面頰、深色的身軀,有那錯不了的高高冠羽,那是一隻香港鳥友熟識不過的紅耳鵯。


我很好奇,為何我們在香港天天可以見到的這種鳥可以引起這群資深觀鳥者這麼大的興趣?或許是這種鳥太常見,以致我們都理所當然的忽略了其存在?或許我們並不認識這種常見的鳥類,所以連進一步欣賞的動機也提不起?或許我們怕被其他鳥友誤認為是只懂分辨常見鳥種的新手,連提起望遠鏡欣賞的本能也失去了?


透過望遠鏡,在鳥友的讚嘆聲以及紙筆磨擦的聲音之中,我眼前的不是一隻「四處可見的紅耳鵯」,而是身披整潔亮麗羽毛,眼神靈動,冠羽豐盈,姿態可人的小鳥,一個即使是在鋼筋和水泥所構成的都市森林之中,仍然為生存和繁衍而努力不休的小生命。這一刻,我醒悟到望遠鏡中的鳥兒不單單代表了一個鳥名、珍稀程度和因觀察和辨認所得的小小虛榮感,而是實實在在的,有血有肉的生命!


鳥友們欣賞了紅耳鵯的丰采之後,把望遠鏡轉而向其他鳥類,繼續那讚嘆、記錄、討論、分享的四部曲。他們不知道的是,剛才短短的觀鳥體驗讓我終身受用。觀鳥的樂趣,不但可以建立於挑戰個人觀察記錄,增加鳥種方面的認識,亦在於感受大自然,出於欣賞,繼而珍惜,引發内心對生命的尊重。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好書推介:《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方志剛,袁仲昇 著)

俗語有云:「天有不測之風雲」,天氣預測,有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常言亦道:「打風不成三日雨」、「清明時節雨紛紛」,人類對於天氣卻似乎有一定的了解。即 使現代科技已可以從太空追蹤颱風走向,也可以監測閃電次數,但對於天氣預報,仍然有著許多限制因素。各種大氣現象因天氣而生,觀測這些現象,我們可以對天 氣有更多了解。《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以香港常見的天氣作為切入點,從傳統二十四節認識四季變化、風雲雨霧的現象、影響全球氣候的氣候變化、厄爾尼諾、地 震海嘯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等,深入淺出的向讓讀者介紹各種天氣現象觀測方法。書中亦有許多有趣的照片,包括難得一見的大氣現象,以及各類有趣的雲相等。不論 是否可以讓閣下成為天氣預測專家,閱讀本書絕對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天氣現象加深了解。《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方志剛,袁仲昇 2012),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ISBN 978-988-8042-69-2。生態協會誠意推介。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好書推介《Diamond Hill》



香港居民早期的生活地區及地方特色,在發展及城市化的巨輪之下,一個一個的消失。大磡村的生活點滴、九龍城寨的神秘莫測、鳳凰溪的豐富生物,全都成為上一代的回憶。黃大仙及鑽石山成為鐵路站的名字之前是甚樣子?鑽石山為何有一個荷里活廣場?50﹣60年代的基層市民,守望相助,展現獅子山下的鄰里精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成長於寮屋區的孩童,有的誤入崎途,萬劫不復,有的發奮圖強,平步青雲。在《Diamond Hill》 中,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與讀者們同呼同吸,一起回到昔日的中九龍,緬懷老香港的發展模式,找尋舊日的生活足跡。《Diamond Hill》為全英文著作,作者Feng Chi Shun(馮志信醫生),Blacksmith Books出版,ISBN 978-988-17742-4-8。誠意推介。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新書推介:《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



不論閣下喜歡仰望穹蒼,細意欣賞點點繁星,耐心等待劃空流火,或是為了一睹難得的天文現象而周遊列國,用影象為宇宙定格留影,星空總是令人讚嘆,讓人有無限的想像及追尋空間。

《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NightWatch: A Practical Guide to Viewing the Universe, by Terence Dickinson,謝懿 ),作者分享了豐富的天文知識及觀察經驗。除了包羅天文參考書應有的天文知識、觀察技巧、實用星圖外,作者亦分享了許多天文觀察器材的實際使用的經驗提供了十分實際意的建議,讓讀者減少在器材方面所走的冤路。書中有許多精彩的天文照片,大大提高本書的可讀性,而部份是使用基本的器材拍攝,為有意入門天文攝影的讀者提供了參考。隨著數碼攝影器材的普及與性能的提高,拍攝天文作品變得更為大眾化,然而對於特定的主題,拍攝者都必須要對器材及天文知識有更深入的認識,所以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觀測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多作記錄。城市光害雖然令部份地區較難進行觀星活動,但卻激發起熱愛天文的朋友對星空的追求。對初學者來說這是很理想的起步點,資深天文愛好者亦可以參考如何深入淺出與更多的朋友分享天文之樂。誠意推介。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 978-7-5304-5899-0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如何閱讀一個城市



城市,是人類制造出來的產物,包含了人與人之間交流關係,人與環境的互動現象,以及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矛盾。全世界的城市有沒有共通點?有沒有一條方程式可以 塑造出一個國際城市?Anne Mikoleit與Moritz Purckhauer所著的《Urban Code: 100 Less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ity》(中譯本為《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洪世民 譯,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以美國紐約曼哈頓(Manhattan)作為觀察對象,分析城市的特徵,人在制造 城市,城市也在塑造地區的獨特文化。《城市密碼》雖以美國作為考察中心,但當中的案例及觀察重點亦可以套用在世界各地的城市。為甚麼銅鑼灣在夜間依然要燈 火通明?為甚麼旺角朗豪坊外要有一個Happy Man雕塑?為甚麼油麻地會有街頭表演?閱讀《城市密碼》,大家會對自己身處的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閱讀的過程之中,自己亦可以投身入書中成為主角,也 可以用書中的觀察,印證自己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事物。誠意推介。ISBN: 9789868823648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一意孤行,別矣龍尾灘



 
 
 
 
 
 
 
 
 
 
 
 
 
 
 
 
 
 
 
 
 
 
 
今天一邊看新聞,香港政府決定將龍尾天然濕地破壞,
改建為水質、水深、使用率等都備受質疑的人工沙灘。 
腦海中不其然響起譚詠麟的「明天仍要繼續」(詞:向雪懷) 
「沒有去試過,怎知它錯?就算我錯了,亦必須繼續。」 (這是項目倡議者及附和者的想法) 
「痛苦時,有眼淚去中和」(這是市民的中和方法) 
「沒有去愛過,怎知它美?沒有你愛我,問怎可脫俗」(龍尾灘豐富生物的心聲) 
「哪管它!世界未原諒我。」(這一句是項目倡議及附和者的做法) 
「多奢侈的夢,一朝醒覺時盡變空」(建人工沙灘不就是推高地產的奢侈夢嗎?) 
「你看我時沒有淚容,愁懷懸在半空」(大部份市民面對高企樓價,已欲哭無淚) 
「明天縱多苦痛,命運繼續來,一點不放鬆。」「明天冷風吹送,面上有熱情,仍流過。」 
「明天縱多苦痛,命運繼續來,一點不放鬆。」「明天冷風吹送,未動我熱情,仍自我。」
 (激昂的副歌正好道出前線保育工作者及關注事件的各界人士的心聲)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潘朵拉的種子

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農業亦隨之誕生,人類文明亦自始有了更長足的進步。人類在地球上逾百萬年的生活之中,以最近一萬年的發展最為豐富精彩。農業社會帶來的 人類生存保障及社群生活穩定,亦帶來了人口爆炸、遺傳疾病、資源掠奪、戰爭禍害等始料不及的結果。《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原名 Pandora's Seed: The Unforeseen Cost of Civilization),作者Spencer Wells 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生態學、經濟學及政治學等角度,追索人類過去一萬年的經歷,更為人類的未來預警。這是我最近所讀的好書之一,令人類反思泡沫式的無度發展與實事求事的基本生存之間的取捨。我閱讀的版本為天下文化出品,譯者是具有深厚科學背景的潘震澤博士,誠意推介 (ISBN 978-986-216-856-1)。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Tribute to Safari guides and back up teams

For every picture taken on safari, there are many people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 To pay tribute to the driver guides whom I learnt a lot from, I wrote an article in Photo and Camera Review #425 (Sept 2012). I have also written an article on equipment and photography technique on safari (Digi, Sept 2012).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the working team members, both working at the front stage and those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e editors for providing me so much freedom in writing. It is my honor to present these two articles to the working team during my 3rd visit to the same camp in 2012 (only 1/3 of the team members are shown here).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大草原的約會﹣﹣肯亞遊蹤

肯亞是國家著名的「野生動物王國」,我們對記錄片之中群獅出動撲殺水牛的驚險鏡頭、角馬群橫渡河流時被鱷魚伏擊的震撼場面等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或許你響往獵豹那驚人的奔跑速度和追捕獵物時那矯健的身手,另一方面卻又替那頭剛剛逃離土狼之吻的斑馬暗捏一把冷汗。大草原舞台上演一幕幕猛獸生態奇觀令人眼界大開,社區共營的土地使用及學習為本的生態旅遊亦體現出可持續的宗旨。無論閣下喜歡自然觀察或是生態攝影,一趟肯亞之旅絕對是畢生難忘的體驗。生態協會總監蘇毅雄先生(Samson So) 將與大家分享其肯亞之旅的見聞及攝影作品,及對生態旅遊的體會。


2012年9月 自然會客室專題

主題:大草原的約會——肯亞遊蹤

主講:蘇毅雄 (生態協會總監)
日期及時間: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1930h-2100h)
地點:生態協會工作室/葵興健康街2-6号飛亞工業中心8字樓15室
名額:60人 (名額有限,無意勿擾)
報名費用:HK$20 (費用將在現場收取,用作補貼場地租金及講者車馬費)
報名方法:請以電郵確認 m.hk>

蘇毅雄Profile
生態協會總監蘇毅雄 (Samson So) 於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獲得科學學士及哲學碩士,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新聞碩士。蘇毅雄曾長年於香港多個環保團體任職或參與義務工作,自九十年代起,一直從事有關香港及中國大陸自然保護區人員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包括各類生態調查,並進行各類自然教育推廣、生態導賞、環境教育課程、公開演講及工作坊等。蘇毅雄於2005年成立生態協會,與志同道合的科學研究人員及專家,攜手推動環境教育及自然保護的工作,本著「從環境當中學習、以知識及教育回饋自然」的工作目標。蘇毅雄亦是多產的自由寫作人及攝影師,以文章、照片及所舉辦的課程和考察活動,與公眾分享自然之樂。曾參與撰寫或製作超過二十本有關自然生態、環境教育及綠色旅遊的書籍,並有逾五百份中英文章,在香港、中國大陸、亞洲地區及歐美發表。

自然會客室ECO Chat Room
生態協會所舉辦的「自然會客室」旨在提供一個平台,讓喜歡大自然的朋友可以聚會及交流。這個每月一次的聚會將邀請各方面的專家作分享及討論,主題將以各類的專題討論、自然生態、天文地理、考察遊歷、保育議題等為主。歡迎各方友好踴躍參與。如有任何題目建議請與生態協會聯絡 >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香港濕地公園公眾講座系列 ── 植物攝影II


香港濕地公園公眾講座系列 ── 植物攝影II
講者 : 蘇毅雄先生 (生態協會總監)
日期 :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時間 : 11:30 –12:30
地點 : 香港濕地公園 放映室
語言 : 粵語
費用 : 費用全免,惟參加者須繳付香港濕地公園入場費。
講座參加者亦可報名參加當日下午舉行的「植物攝影工作坊」。在講者的指導下,參加者可於香港濕地公園進行攝影,進一步提升生態攝影的技術以及體驗植物生態攝影的樂趣。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植物攝影工作坊 詳情如下:
日期 : 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時間 : 14:00 –16:30
地點 : 香港濕地公園 濕地保護區
名額 : 50人
備註 : 參加者需自備攝影器材 


詳情:http://www.wetlandpark.com/tc/whatsnew/detail.asp?newsRcID=940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沙螺洞與骨灰龕

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評小組與2012年6月25日通過大埔沙螺洞興建6萬個日式龕位的環評報告。當為期一個月的公眾咨詢剛在6月22日結束,3日後小組成員已要就投票表決。整個過程雖然合法,卻不合情理。香港有其他地方可以起6萬個骨灰龕,但全世界只有一個沙螺洞,一個在華南地區罕有的高生態價值地點。香港政府,專家學者,香港市民,全部都知道其重要性。如果將其列作保護區作永續使用,將成為政府開明管治的國際典範。然而在功利至上的社會,一個地方的價值只是幼稚地以金錢和地積比計算,真理被扼殺,良知被埋沒。發展商雖已坐擁財富,卻仍一意孤行。不合時宜的土地政策及環評機制,異想天開的公私合營,亦成為問題的癥結。保育不是要阻礙所有建築或發展,但當「經濟發展」一詞成為無往不利的理由時,黑暗的時代亦已經到來。若果「高鐵」、「港珠澳大橋」、「第三條跑道」、「南生圍」、「豐樂圍」、「龍尾灘」、「浦台島」、「大浪西灣」或「白腊灣」等名詞令你的腎上腺素上升,那更要把握每一個機會表達訴求,不要當沈默的大多數。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因工作關係沒有參加朋友拍攝金星凌日的聚會,幸好工作亦是用望遠鏡、相機、長鏡頭,不看不拍人生有憾,所以連夜趕工製作濾光罩,隨身攜帶備用。幸好工作地 點上空無雲,能夠全程清楚觀測,有幸拍攝人生中第一輯亦是最後一輯金星凌日。
在香港大埔拍攝的凌終內切,使用Canon EOS7D+EF300mm f/4L IS USM +EF1.4X + 自製巴德膜濾光罩。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大褐禪羽化 Cryptotympana mimica emerging

大褐禪羽化 Cryptotympana mimica emerging

香港五月有許多蚱蟬、綠草蟬、大鼻草蟬和紅鼻蟬羽化,很快四周便會響徹夏季之聲。或許有人會覺得蟬鳴聒噪,更甚者甚至可能作出無理的投訴 (早前有市民投訴木棉飛絮,噪鵑夜鳴,難道城市人已經遠離對大自然到如此無知及無理的程度?),但蟬鳴比城市的交通建築人聲等噪音,可愛不知多少。蟬鳴提醒大家人類並不是獨處在地球,這裏還有其他生物在使用。換個角度,有蟬在叫,生機處處,證明我們所住環境還不算太差。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偶遇豹貓

這是香港僅存貓科野生動物「豹貓」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留意耳後的白班。夜間生物常被大眾忽略,亦由於觀察的困難,往往在調查工作之中無可避免地被遺漏。要評估一個地區的生態價值,需要更長時間及更全面的進行日與夜的調查,也反映出現時香港關於自然生態的環評工作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Although the Leopard Ca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nd South East Asia, it is threatened by habitat loss and hunting in parts of its range. The Leopard Cat is protected in Hong Kong under Cap. 170 (Wild Animals Protection Ordinance), and is Class II protected animal in mainland China.

自然會客室──香港的鷺鳥 (2012年5月30日,嘉賓:黃倫昌先生)


「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詩句,而「群捕魚兒溪影中」則是大眾對鷺鳥行為習性的認知。鷺鳥與人類關係密切,不僅是唐詩宋詞之中常常出現的鳥類,亦是國畫丹青中所描繪的對象,近年的香港通用郵票之上亦可以找到其代表。香港境内錄得的鷺鳥有16種,當中包括國際瀕危及國家級保護的種類,也有遷飛往返的冬候鳥、夏候鳥和過境鳥,以及在香港繁殖的種類。作為濕地中的捕獵者,鷺鳥位處食物鏈較頂端的位置,其種群和數量可以作為環境變化的指標。面對濕地不斷被都市發展蠶食,棲息及繁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為干擾及外來物種威脅,鷺鳥的未來確實充滿挑戰。作為自然愛好者,我們可以如何為鳥類保育稍盡綿力?二零一二年五月自然會客室,嘉賓講者黃倫昌先生將與大家介紹香港鷺鳥的自然生態,以及分享多年研究心得。
活動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7460483022453/

題目:香港的鷺鳥
主講:黃倫昌先生
日期及時間: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1930h-2100h)
地點:生態協會工作室 / 葵興健康街2-6号飛亞工業中心8字樓15室
名額:60人 (名額有限,非誠勿擾)
報名費用:HK$20 (費用將在現場收取,用作補貼場地租金及講者車馬費)
報名方法:請以電郵確認 m.hk> / 2789-2306

講者介紹
黃倫昌先生於香港大學生態及分類學系取得理學士及哲學碩士,是研究鷺鳥生態的專家。現從事生態環境及樹木顧問工作的黃倫昌,亦是香港觀鳥會「鷺鳥研究組」的召集人,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鷺鳥組的成員。早年曾在法國南部一所濕地研究站的鷺鳥研究隊當上短期義工(實為”偷師”) 。也於中國内地從事關於鷺鳥的繁殖研究及環境毒理分析等工作。

自然會客室ECO Chat Room
生態協會舉辦的「自然會客室」旨在提供一個平台,讓喜歡大自然的朋友可以聚會及交流。這個每月一次的聚會將邀請各方面的專家作分享及討論,主題將以各類的專題討論、自然生態、天文地理、考察遊歷、保育議題等為主。歡迎各方友好踴躍參與。如有任何題目建議請與生態協會聯絡。
Ms Iris Yuen >/2789-2306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自然‧行攝

許多朋友都喜歡在旅途之中攝影留念,一趟深度的自然之旅,除了可以認識當地特色動植物及自然環境之外,如果能夠拍攝到動人的作品,肯定會為旅程錦上添花。

由 於行程所限,攝影師在旅程之中不能像在香港般,今天不拍可以等明天。我們在境外拍攝自然生態作品時需要積極把握有限的時間,清晨及黃昏是拍攝動植物的黃金 時間,攝影師要習慣在天亮前開始活動。如果是拍攝日出或日落的景觀,更應該提早到達拍攝地點作好預備,因為合適的光線往往只出現極短時間,錯過了往往不是 等下一天捕拍,而是要等下一次旅程了。

另一方面,天氣狀況亦不是攝影師所能控制的,風和日麗的天氣令人心情舒暢,拍攝亦更方便,但在風雪或豪雨的天氣卻更有機會出現獨特的光線或景觀,一旦拍攝 當日天氣未如理想,我們亦要隨機應變,要不選擇更合適的拍攝主題,要不調整心情,找個舒適的地方,一邊呷茶或咖啡,一邊靜待天氣回轉,並趁機會在忙碌的拍 攝旅程之中休息一下。

相比起一趟旅程所投入的旅費及器材,記憶卡及後備電池可能是最便宜的投資。在旅途之中,每一個場景都十分新鮮,遇到的每一個物種可能都十分值得拍攝記錄, 記憶卡及相機電池的消耗量亦會大大增加,多帶幾張記憶卡較只攜帶一張大容量記憶卡來得保險,就算記憶卡一旦意外損壞,也不會遺失全部照片,亦令攝影師可以 運用其他記憶卡繼續拍攝。另外,自然之旅不是每一個地方皆有電力供應,除了在出發前了解清楚之外,亦應習慣多帶幾塊後備電池,隨時應付沒有辨法充電的日 子。

如果希望在旅程之中拍攝當地特色的動植物,在出發現便要做足預備工作,多閱讀當地的相關資料,例如動植物的季節性、生活環境及習性、可能的拍攝地點等,一 方面更增加遇上的機會,另一方面亦可以根據需要,事前預備合適拍攝器材。除了自行編排行程及蒐集資料之外,聘用熟悉當地自然生態的生態响導 (Nature Guide) 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幫我們節省許多時間,而且亦可令觀察及拍攝變得更有把握及效率。

每一趟的自然之旅皆有無限的驚喜與發現,用心觀察,用鏡頭捕捉,讓更多朋友可以分享自然之樂。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香港又計劃填海,大家有甚麼感覺?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2年1月初公佈25個建議填海地點,方案包括建造人工島、連接島嶼、天然海岸填海及在已人工化的海岸沿岸填海等。由於建議地點有許多極具生態價值,而填海亦將對現時居民、漁業及航運等構成影響,種種影響深遠的結果,你和我都不應置身事外。

填海是不可逆轉的,不僅破壞天然生境,市民的生活亦會受到不少影響。填海,是否真的會如政府所言用作「改善市民未來在住房和社會服務設施方面能夠有更大的空間」,或只是另一波豪宅發展的前奏曲?

財團大量囤積土地,造成土地短缺假像,以便推高房價。政府聲稱填海應付人口增長,當中有多少是香港人口增長,有多少是雙非人衝急症室的結果?填海造地建設社福設施或公屋居屋讓小市民受益,還是只為提供更多海景屏風發水豪宅作炒賣,進一步助長地產霸權,扼殺市民及小生命生存空間?填海亦將影響地區的水流及航道安全,以及漁民生計,無數的現有居民的生活環境亦是大受影響,蒙受健康與精神創傷。香港人,你點睇?

建議中的天然海岸線雖未受保護,其灘塗及岩岸是無脊椎動物、鯨豚類魚類及鳥類等的生活環境,也是教育、休閒及旅遊的重要資源,反映香港在海洋的保護工作極為不足,故天然海岸線的填海計劃不應被考慮。

人工島及連島方案涉及極大水域,包括大範圍天然海岸線及天然海床,是珊瑚、海鳥及鯨豚等活動區域。填海將天然海床完全摧毀。另外「於人工或曾受改動海岸線填海」亦將會伸延至天然環境,只提及「人工」或「曾受改動」有所誤導。

香港三面環海,境内分佈有二百多個島嶼,海岸及海洋生態環境豐富,孕育許多特色生物,本應可以讓人類與海岸海洋生物共存。然而從龍尾灘到大浪西灣,白腊灣與土瓜坪,由沙螺灣到東涌,自維港到25個填海選址,近年來香港的海洋生態環境面對一個又一個的衝擊。大眾對海洋的誤解,政策不足及決策的失誤所造成的破壞,加上對土地的無度開發及市場對資源的巧取豪奪,更令香港海洋生態的未來懸於一線。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17的政府新聞公佈中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發放了這四大分類的可行填海方案……希望能豐富討論,讓第一階段在二月二十九日完結之前,有更具體和充實的回應」。大家的回應及參與十分重要。一張照片或一段心聲可以分享予更多朋友,而一個向政府反映意見的電郵則可以正式向政府表達民意。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
email

17的政府新聞公佈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01/07/P201201070295.htm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土木工程拓展署發放了這四大分類的可行填海方案,包括造人工島、島的連接、已經填海的海岸線再填海,及從未填海但不屬於要保護海岸線,可以填海,希望能豐富討論,讓第一階段在二月二十九日完結之前,有更具體和充實的回應」「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也不是很理想,所以能夠開拓更多土地,改善市民未來在住房和社會服務設施方面能夠有更大的空間,我覺得這工作應該會得到市民的支持」。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2012年7月14-20日) 生態協會境外體驗: 馬來西亞婆羅洲Tabin Wildlife Reserve 7日6夜深度自然考察暨攝影工作坊

我2011年一共去了5次婆羅洲,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互動,亦有機會遇到許多特色的生物,更重要的是可以親身體會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樣性,以及重新思考保育的重要性。有幸能夠在多個媒體一次又一次的以照片、文字、聲音及訪問和大眾分享婆羅洲的美,讓大眾對境外遊歷之餘,也能對保育有多一分認識。
本人7月14-20日將於婆羅洲舉辦一次生態觀察及自然攝影工作坊,並於6月30日及8月3日於香港進行課内自然生態課程及作品分享。7人成行,報名從速。
婆羅洲的低地森林是各種植物及野生動物的生境,當中不少是當地的特有種生物。生態協會帶領大家走進「踏繽野生動物保護區」﹝Tabin Wildlife Reserve﹞進行考察及拍攝,除了以認識東南亞地區豐富的物種,增加自然生態的知識及拍攝技巧之外,亦可以對現今種種全球生態議題,以及自然保護工作有新的啓發及思考。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67167140003236/

Borneo is a paradise for wildlife and nature lovers. Between the summit of the 4095m Mt. Kinabalu and the boundless shoreline lies a range of pristine forests, with undisturbed rivers meandering in between the valleys. Eco Institute team had visited Borneo FIVE times in 2011 working on conservation, education and eco-tourism programmes. From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to responsible eco-tourism, we all play a part in the long term conservation of forest.

We are organizing a nature exploration cum nature photography workshop in July 2012. Please join u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wilderness of the 3rd largest island in the world, and to explore the nature beauties of the mystical southeast Asia.

Please see the following link for more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671671400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