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一篇刋於'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的文章,内容關於中國的環境問題及鳥類保育。
http://www.economist.com/world/asia/displaystory.cfm?story_id=12795527
在多數人的眼中﹝包括外國人及中國人﹞,中國可能是一個沒有野生動物的國家。人們對於中國的動物印象主要來自籠中的大熊貓,與及那被馴養的各種雉雞。野生動物?那是國外才有的。
真的是這樣嗎?
近十年之間,國内不少地區興起了以郊外探險為主題的旅遊活動﹝這當然和人們的經濟條件改善有關﹞,四驅車自駕遊、無人區徒步穿越、自然保護區尋找野生動物、野鳥攝影等等,不但各自有大批的支持者,而且這些圈子隨著互聯網的流行,已經讓足不出戶的人士認識到中國自然野性的一面。
民間的自然愛好團體,正漸漸的由業餘轉為專業:在特定的範疇内,其知識及經驗甚至比起從事相關工作的全識人員更豐富。以自然保護及鳥類調查來說,民間團體,已成為了在學者及專業人士以外,另一股極為重要的力量。
以觀鳥為主題的協會在中國大陸許多地區紛紛成立,觀鳥活動,以往被視為「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活動」,現在漸漸在内陸流行起來,是喜歡探險活動與及觀察野生動物人士的一個熱門選擇。中國人的觀鳥、愛鳥,由以往把鳥兒關在籠裏觀賞,變為以望遠鏡在野外環境觀察那自由自在的野生雀鳥。
我本身從事自然保護與及環境教育工作,亦經常與中國地區的觀鳥協會人員接觸。他們當中不乏大學生、老師、大學教授、公職人員、專業人士等,這正正反映出民間的觀鳥團體擁有高質素的人員。除此之外,透過各團體的推廣,有更多的社會人士亦可以對鳥類有更多認識,在長遠的自然保護工作當中有深遠的影響。
我對中國的觀鳥組織抱有極高的期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